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浅谈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

时间:2014-10-31 16:15 点击: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契机,做好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工作,将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纳入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确保建设需要。要加快商贸市场的建设,增加人流、物流,凸现聚集效应。 小城镇基础设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契机,做好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工作,将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纳入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确保建设需要。要加快商贸市场的建设,增加人流、物流,凸现聚集效应。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要开放市场、打破垄断、形成有序竞争格局的思路发展,要根治原有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主体单一,投融资渠道单一以及对政府高度依赖的痼疾,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应大力引进集体和私营企业及个人等各类投融资主体,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集体和私营企业及个人等社会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和多元化投融资主体结构。这种新型主体结构有利于拓宽资金渠道,注入竞争活力,有利于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格局的形成,有利于降低基础设施生产成本,提高供给效率以及改善服务。因此,这种结构是保证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关键举措

  四、完善机制

  要抓住国家重视小城镇建设和加快重点镇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引导新兴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聚,扩大城镇规模。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等方式,多措并举,多渠道筹资,积极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倾全力参与城镇建设。在项目建设中根据各类项目性质,工程进度安排要求等编制标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向社会公开招标,并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坚持做好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进料、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实行落实责任制,强化领导作用。将年度城镇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工程质量进度与目标责任捆绑的工作机制,按照所包区域进行化段包干,实行层层包抓制度,并与各包抓领导、各包抓干部签订质量指标、工程进度目标责任书。

  结语:

  整体规划编制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点、科学可行,在编制过程中要遵循城乡体系规划编制内容的强制性规定及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充分听取各方面、各部门、各位专家的意见,充分反映民意,维护发展的共同利益,确保小城镇居住区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划的实施一定要严格,应加强村镇居住区建设规划的审批,对不符合实际的规划坚决不予批准,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性。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应将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作为重点来考虑,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整合乡镇的医疗、卫生资源。

  【参考文献】

  [1]李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难点及对策.华龙网,2005-8-12

  [2]曹中军,吴大川,刘伯权.西部村镇居住区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恩施州委农办.当前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2005-3-18

  [4]王臻荣,姚志民关于强化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5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